• <table id="iwim8"></table>
    <code id="iwim8"></code>
  • <li id="iwim8"></li>
    
    
    <rt id="iwim8"></rt>
  • 長沙“信息化+治超”打造智慧交通
    2020-06-10 交通運輸部網站

    科技化的檢測平臺,數字化的辦案系統,足不出戶,便知車輛超限超載情況。2018年來,長沙市在湖南省率先全面推行公路治超非現場執法,采取“信息化+治超”的方式,對超限超載進行精準打擊。

    非現場執法作為“智慧交通”的重要一環,在實戰檢驗中取得了良好成績:

    2019年,長沙市非現場執法共檢測貨運車輛525萬余臺,自動檢測超限超載率為0.43%,非現場執法立案2359起,本地違法車輛結案率達到63.26%;主動接受處理的占已結案的78%;根據現場提示主動進站卸載消除違法行為的200余臺;在長沙縣、瀏陽市形成路警聯合運用科技手段常態治超格局。

    近日,來到長沙縣唐田超限超載檢測站,實地感受非現場執法的巨大威力!

    24小時覆蓋,織密治超“執法網”

    以往公路治超多采取路政交警人員“定點+流動”治超模式,時常面臨“貓抓老鼠”的窘境。現在長沙市投入了近5000萬元,布局了14條非現場執法公路,構建了覆蓋全市重點貨物運輸通道的不停車檢測網絡,在非現場執法區域還設置了高清晰電子抓拍設備,形成24小時全覆蓋的高壓執法態勢。

    一旦發現超限超載貨運車輛,系統將自動報警,電子顯示屏提示該貨運車輛已超限,到最近卸載點進行卸載,及時消除違法行為。與此同時,系統同步將車輛違法信息推送執法人員手機上,調度執法人員對非法超限超載運輸車輛進行管控。

    路警聯合治超,“游擊戰”變為“系統戰”

    科技治超不但依靠路面的各項高科技設備彌補人工執法的不足,而且打造了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系統,各部門得以更加高效地分享數據、協同執法,實現治超“游擊戰”向“系統戰”的轉變。

    早在2018年,長沙市公路管理局、市交警支隊便聯合下發了《關于開展公路治超非現場執法的通告》、《長沙市治理車輛超限超載路警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實施方案》,并以規范性文件向社會公布,明確了非現場執法的執法主體、處罰依據、自由裁量標準等問題,優化了路警聯合執法模式。

    在布局非現場執法公路時,長沙市后續還將打通治超平臺與交警、運管部門的車輛數據壁壘,非現場執法區域電子抓拍設備同步接入交警信息平臺,形成路警聯合的科技治超格局。

    多舉措執法,治超結案率大幅提升

    從動態稱重檢測、立案、取證,到送達違法行為通知書、作出處罰決定、文書送達、執行催告,到申請法院執行、移交法院強制執行。非現場執法模式每個操作流程環節都環環相扣,也讓結案率大幅提升。

    為引導駕駛員主動接受處罰,根據省、市開展非現場執法相關文件規定,長沙縣行政執法局依法予以從輕或減輕處罰。

    超限超載車輛被記錄非現場執法違法記錄后,違法信息將在3天內通過手機短信推送至當事人。駕駛員如未主動接受處理,在執法人員上門送達執法文書3個月后仍未履行處罰義務的,執法部門將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。對于有多次超載未處罰的車輛,將被列入“黑名單”,實施重點關注、精準打擊。

    針對外地超載車輛,執法隊員還會將違法車輛信息抄告給車籍所在地公路管理機構,實行異地處理。

    “信息化+治超”也取得良好效果。目前,長沙市主動前來接受調查處理的人員比例大幅提升到74%,根據非現場執法實施前后的數據分析,系統自動記錄的超限超載車輛數量下降67%,超限超載比例在30%以上的車輛數量下降89%。

    下一步,湖南將繼續穩步推進治超非現場執法,實現“全過程記錄、全業務上線、全路網監控、全鏈條管理、全方位服務的目標,”繼續為智慧交通建設貢獻湖南治超的力量。
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房山区| 荣成市| 衡水市| 安徽省| 万宁市| 兴城市| 浑源县| 石景山区| 温州市| 福海县| 来宾市| 西安市| 平果县| 普兰店市| 廉江市| 罗源县| 延安市| 蕲春县| 永城市| 嘉鱼县| 开江县| 集贤县| 丘北县| 澜沧| 天等县| 怀远县| 固原市| 阳谷县| 怀仁县| 淮北市| 拜城县| 清徐县| 柳河县| 四川省| 大竹县| 千阳县| 措美县| 富平县| 伊通| 昌吉市| 阳东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