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主辦的“‘數據二十條’——數據基礎制度與數字經濟發展論壇”在京舉行,該論壇以中共中央、國務院發布的“數據二十條”為背景,圍繞數字化與經濟社會新形態、數字技術和數字產業發展趨勢、數字基礎制度建設等議題展開研討,為充分實現數據要素價值、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。
百分點科技董事長兼CEO蘇萌受邀出席,以“跨越周期 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”為主題,分享了他在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領域深耕多年的經驗,以及對行業未來的思考。
蘇萌指出,當前中國數字經濟量質齊升,產業數字化已成為主要戰場。他強調,大量傳統行業的產業數字化進程已經進入縱深階段。一方面,行業數據應用持續向深度和廣度延伸,從單點技術、孤立場景向一體化、融合化轉變。另一方面,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到數字化轉型的較高階段,即利用集成管理數字化推動常態化運營管理,利用規模數字化實現企業優化創新。同時,新一代信息技術也進入產業轉化的關鍵階段,技術在產業中的落地應用成為核心,市場更加理性,推崇務實和價值。
但政企在加速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依然面臨方法論缺失,對數據價值的認知不到位;缺少端到端一體化能力,業務側收效不明顯;工具平臺復雜紛亂,難于整合與升級迭代;基礎現狀薄弱,數據質量差,人才匱乏等諸多挑戰。
同時,這也對技術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他表示,能夠為客戶提供從數字化轉型方法論、路徑規劃、產品工具到項目交付、運營服務的一體化方案構建能力,成為技術廠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,這需要企業具備出色的技術、數據和場景融合能力。
著眼當下,蘇萌以百分點科技自身的發展路徑為例,剖析了企業應如何穿越產業周期和技術周期,持續成長。十多年來,百分點科技經歷了整個大數據浪潮的起伏跌宕,業務方面,從服務互聯網企業到傳統企業,再到涉足數字政府領域,及至拓展國際市場。產品技術方面,從單點的SaaS產品個性化推薦系統,到大數據全棧技術能力,再到現在的數據科學基礎平臺和數據智能應用兩套產品體系,一直聚焦數據科學,致力于數據科學理論和技術的創新實踐。
蘇萌表示,數據科學承載著大數據發展的未來,數據科學的目標是實現對現實世界的認知和操控,研究對象是數據價值鏈的實現。百分點科技著力打造的數據科學基礎平臺,就是要解決數據價值鏈中的共性問題,提供能力全面、交互自然、知識驅動的通用工具,賦能數據價值實現的各個環節。
關于未來,蘇萌談到兩個關鍵詞“行業細分”和“科技創新”,他認為商業的未來在產業更深處,大數據行業專業化分工是趨勢所在,同時持續不斷地創新是企業乃至國家能夠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。